樂清的萬先生怎么都沒想到,家中的韓國某知名品牌電冰箱,居然是引起一場大火的元兇,而電冰箱廠家為此也付出了75萬元的代價。
今年7月20日中午,樂清虹橋香格里拉住宅區的萬先生家中突然冒出滾滾黑煙。大火不久就被隨后趕到的消防隊員撲滅,但遺憾的是,萬先生家中的高檔裝修毀于一旦,家具、電器等全部報廢。慶幸的是,發生大火時,萬先生家中無人,未造成人員傷亡。經初步估算,此次火災共造成財物損失及重新裝修費用合計110多萬元。
樂清消防大隊現場勘查后,找出了此次事故的“元兇”——電冰箱。是萬先生家中一臺電冰箱自燃,繼而造成大火。萬先生當即與商家、冰箱生產廠家取得聯系,但雙方對賠償金額產生分歧,萬先生向工商部門尋求幫助。
樂清市消保委人員介入調查,冰箱自燃造成萬先生財產損失,他向經銷商和廠家索賠是合理合法的。萬先生也提供了由消防部門出具的《火災事故簡易調查認定書》,生產廠家對事故責任的認定也無異議。經多次協商,雙方最后達成協議:由冰箱生產廠家一次性賠償萬先生75萬元。
下一條:詳細內容
今年10月,兩市約有50家上市公司限售股解禁,規模達3192億股,占全年解禁股份總量近45%。這不僅是2009年解禁額度最大的一個月,也是股改以來單月解禁額度最大的一個月。解禁洪峰的到來是否會成為A股市場中一顆分量不輕的砝碼?
解禁額度1.9萬億元
根據西南證券[14.78 0.34%]統計,10月共有27家公司的股改限售股、23家的非股改限售股解禁。當月兩市合計限售股解禁額度為19206億元,比9月增加1218.19%,成為股改以來解禁額度最大的月份,解禁的股票市值占目前A股流通市值的19%。
將于10月12日解禁的中國石化[11.39 0.35%]解禁額度最大,達6468億元,占到當月股改解禁額度總和的95.07%,解禁股數占該股流通A股的比例達到444.81%,但解禁股東僅1家,即大股東中國石化集團。工商銀行[4.90 -1.01%]首發原股東限售股將于10月27日解禁,解禁額度達11635億元,解禁股數占解禁前流通A股比例為18.68%。工行和中石化的解禁額度合計占到全部限售股解禁額度的94.26%。隨著這些限售股的解禁,工行和中石化也將迎來全流通。
巨量的限售股出籠,不少投資者擔心會出現大量減持套現行為。不過,分析人士認為,由于中石化、工行此次解禁股都為國有股東持有,中石化集團和匯金公司此前從未減持過解禁股份,財政部為首次解禁,這兩只股票可能都不會面臨套現壓力,對市場也不會產生太大影響。其他部分小非的減持,
對市場影響也不會太大。
解禁呈倒“V”型分布
截至2009年9月25日,A股市場已有385家實現了全流通,占比23.78%;尚未完全流通、存在限售股壓力的上市公司有1234家,占比76.22%。2009年是限售股解禁的最高峰。一方面是由于股權分置改革之后,A股市場的股改限售股開始解禁;另一方面,“新老劃斷”后的上市公司中原始股東也陸續結束了限售期。
在上述兩者的共同作用下,A股市場的股票供給在今年出現急劇增加。來自WIND的數據顯示,2007年至2011年這五年間,每年的解禁股數分別為1277億股、1505億股、7051億股、3736億股以及1146億股。從中可以看出,限售股解禁規模的分布呈現倒“V”的形態,在2009年達到最高峰之后,解禁規模開始按年遞減;2011年之后,限售股解禁的沖擊基本上完全被消化。
限售股解禁≠減持
2009年限售股的解禁規模巨大,給投資者帶來相當大的心理壓力。但從限售股構成來看,國家與國有法人持股占絕大多數,這決定整個A股市場減持的壓力相對較小。2009年,股改限售股份為2023億股,占全年解禁限售股的比例為26.31%;首發原股東限售股份為4605億股,占比更是高達59.88%,兩者合計比例高達86.19%。
從限售股所處的行業來看,金融服務業限售股規模最大,大約在5萬億元左右,占比
達36%;其次是采掘行業,限售股市值約3.2萬億元,占比23%,兩者合計占比達59%。其他限售規模較大的集中在化工、交通運輸以及有色金屬行業中。這些都是國有經濟需要控制的行業和領域。這也決定整個A股市場減持壓力不大。
對市場短期有實質影響
限售股減持不影響A股市場的最終走向。但從短期來看,其集中減持無疑會對市場運行產生實質性的制約,并限制指數向上的空間。
首先,限售股減持的絕對金額較大,增加了市場的資金需求。這無疑會影響年內A股市場的最終反彈高度。
其次,限售股股東減持的時機選擇,影響了市場的反彈高度。2009年1-7月,滬深兩市股改限售股減持呈逐月上升態勢,7月減持13.63億股,創出歷史新高。對應的是,A股在7月末創出今年以來最高點。8月,隨著市場大幅調整,“大小非”減持金額也明顯下降。這表明,“大小非”往往在市場上漲時加快減持速度;在市場下跌或橫盤震蕩時,放慢減持速度。
最后,限售股的持續減持更容易與市場融資、再融資一起,強化并放大弱勢市場中資金需求的負面影響。在宏觀政策回歸正常化、股市融資正常化、市場資金供給出現短暫“失血”的背景下,如何減少限售股減持對資本市場的集中沖擊,是我們必須認真對待的難題。
詳細內容